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育部所属的一家大型专业出版社,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及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与发行。其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其前身是华北联合出版社、上海联合出版社和华北教科书编审委员会,1961年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并;1983年5月,教育部决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分成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育部直属的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出版、发行的专业出版社。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社名。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
2010年12月和2011年3月,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其核心成员单位。2018年5月5日,腾讯公司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体同志致以问候,对教材编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195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召开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确定了全国实行出版、印刷、发行工作的专业化分工,中小学教材必须实行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决定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出版总署共同筹建承担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任务的专业出版社。
1950年12月1日,在出版总署编审局一处、二处和华北联合出版社、上海联合出版社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社名。
人教社由社务委员会领导,下设编审部和经理部,其中经理部在宣武门内石驸马大街88号办公。编审部下设总编室、语文组、历史组、地理组、自然组和教育组,经理部下设生产处和经理室。原上海联合出版社改组为人教社上海办事处,在天津设造货站(1954年撤销)。人民教育社、新华地图社和新华辞书社三家单位附设在人教社。
1951年,人教社开始重新编写和修订中小学教材。9月,重新编写和修订的中小学(包括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材开始在全国正式使用。这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
1953年,人教社开始供应工农速成中学教科用书。开始出版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心理学课本。同年出版新中国第一部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音序排列本),后因出版社分工调整交商务印书馆出版。
1954年,人教社编辑工作委员会创办的内部刊物《编辑工作》问世。4月,人教社按政务院指示开始编写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20世纪50年代,人教社出版《语文学习》、《教育译报》等刊物。
1955年,人教社迁至景山东街45号(今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办公。院内有清朝乾隆时期和嘉和硕公主府大殿,京师大学堂、原北京大学理学院建筑遗存等文物。1月,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南联合办事处撤销。7月,教育部批复同意人教社设立文化教育出版社副牌。冬季,在总编辑办公室设立书稿检查科,负责检查出版物质量。并增设政治编辑室,负责编写中学政治课教材。
1956年,人教社代教育部拟订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大纲。
1956年,人教社代教育部拟订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大纲以及据此编写的课本、教学参考书出版,并陆续在全国使用,其中包括教学大纲30种、课本41种97册、教学参考书23种69册。这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二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与此同时,经过试教的初中文学、汉语教学大纲,第一、二册课本及其教学参考书和第三册课本正式供应。高中文学教学大纲、第一册课本及其教学参考书也同时出版。
1959年,人教社修改中小学数学教材。算术知识在小学阶段学完,初中学完平面几何、二次方程,高中增设解析几何、导数、行列式等知识。
1960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并入。人教社为总结新中国成立头十年教育经验而编辑出版了《教育十年》等书籍。
1961年秋季,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三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向全国供应,其中包括教科书26种77册、教学参考书22种72册。
1962年,人教社增设外语编辑室,包括英语、俄语两个组。
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14种14册、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和教学指导书19种46册在全国正式供应。这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四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
196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分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分别由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主管。新编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中改本”修订完毕。原拟1965年秋季使用,后推迟一年使用,并经教育部批准把“中改本”初稿发到全国征求意见。人教社对修改本再次作了修订,原计划1966年秋季供应,后由于政治原因而停止。就这样,精简修改后的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没有在学校正式使用。
1966至1971年,由于“文革”,人民教育出版社被迫停止工作。已编辑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停止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全体干部、职工下放到安徽凤阳县教育部“五七干校”劳动。
1972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被撤销,大批干部从“五七”干校被分配到全国11个省、自治区工作。7月,经周恩来总理同意,人教社得以恢复重建,从“五七干校”抽调部分干部回京。
1973年至1976年,人教社人员主要做调查研究工作,并编辑出版了少量教材和教育书籍,其中主要包括:工农兵大学生文化补习教材、农村应用科技书籍、简单医疗卫生常识等,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1974年,原直属教育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划归人教社直接领导,为印制教科书、生产纸型的专业印刷厂。该厂始建于1955年,隶属关系几经更迭。
1977年9月,教育部开始组织“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人教社用中央划拨的10万美元专款,从苏联、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购进大中小学教材,供编写教材时参考。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15册,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的第一册课本共22册和相应的教学参考书16册,同时在全国供应,从而结束了十多年来教材内容参差不齐、使用混乱的局面,规范了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对于逐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了重要作用。1980年全套教材基本编写完成。同年,根据部分学科教学大纲的第二版,人教社对相应教材进行了修订,并于1982年秋季开始供全国使用。这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也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
1979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首批《外国教育丛书》。该丛书至1985年总计出版了37种。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建成近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和图书馆大楼。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日本帝国书院签订协议,后者将人教版的《中国地理》课本译成日文,列入其“全译世界地理教科书丛书”,在日本出版发行。
1980年,编辑出版工农业余初等学校和工农业余中等学校文化课课本。后又编辑出版职工业余中学、农民业余初等学校等课本。首次出版中学《人口教育》教材。
1981年1月,《课程·教材·教法》正式创刊。先为不定期的丛刊,后于1984年1月改为双月刊,1986年1月改为月刊。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发行服务部。后改为读者服务部。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中等师范学校首批三个学科教材,以四年制为主,共9科35册。该套教材至1984年全部出齐。
1981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与国家教育部合作项目成员,成立人口教育教材中心,编辑出版了首套全日制中学试验教材《人口教育》。此后还相继编写出版了师资培训教材、高级中学课本和高中人口教育教学参考书。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日本帝国书院在北京签订合同,后者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历史》课本(共4册)译成日文,列入该院“全译世界历史教科书丛书”,在日本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学生首批《俄语科普读物》。后又陆续出版《俄语简易读物》、《中学生俄语课外读物》等。
1982年,7月2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LONGMAN)出版公司就合作出版《生存英语》签订协议,由英方提供原稿,我社编译,在中国国内出版发行。出版时,书名改为《生活英语》,配有录音磁带。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编写、修订的五年制小学和初中、高中起始年级教材、六年制重点中学教材陆续出版。
1983年,文化部出版局发文,正式批准人民教育出版社为音像出版单位(后因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的成立将音像出版业务交给电音社)。5月,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分成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6月,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邓小平同志题写所名。
1984年,又编写和出版了六年制小学教材。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第六套通用教材。首批编辑出版幼儿园(公立和民办)教师用美术、音乐、语言、计算教材。 在中小学语文、地理,小学自然,中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教材中加强国土治理、环境保护内容。设立外语编辑室日语组。
198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首批小学美术课本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设立宣传发行部。自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1986年,供职业高中使用的文化课教材开始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编辑出版中学政治课实验课本首批5种,供全国选用。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新加坡联邦出版社签订合同,人教版《新编小学生字典》由后者改编为《时代学生字典》在国外出版发行。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审查委员会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有17人被聘为审定、审查委员。
1987年,成立编审委员会。成立上海发行分部。
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机构调整:增设对外合作处,读物编辑室改为成人、职业、特殊教育编辑室,出版部材料组改为印刷物资管理处,恢复政治编辑室,原总编室音乐组改为音乐编辑室。
199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了企业法人登记,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图书馆采购、分编、借阅等工作环节,全部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结束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
1999年,成立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负责音像出版业务。
200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入驻位于中关村南大街17号]的新业务楼。
2011年,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结果公布,人教社获得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2011年,由电音社出版的《百集教育文献纪录片》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在国博举行了接收仪式。
2013年,人教社举办了“纪念邓小平为课程教材研究所题写所名暨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30周年所庆学术论坛”。
2014年,人教社《跟我学汉语》中亚五国研发项目”获中宣部批准,入选“丝路书香工程”。该工程是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项目。
2016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A类期刊”名单,国内期刊有131家入选,教育类有8家入选,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是8家“A类期刊”之一,也是唯一入选的基础教育期刊。
2016年秋,由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起始年级教材完成编辑出版,率先在原人教版教材使用地区投入使用。
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副局长吴尚之等陪同下视察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人教社展台,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云生和人教社党委书记郭戈向刘云山同志一行介绍了现场展示的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澳门专用《品德与公民》教材及其他出版物。
2018年,教育部组织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20个学科课程标准由人教社正式出版。
2018年5月5日,腾讯公司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重点就新技术、新产品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开展深入研究和推广,合作内容包括AR教材、人人通、个性化学习平台、云服务、智慧校园等,共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同时将在教育公益领域加强协作。
2019年,教育部召开高中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情况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介绍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有关工作情况;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王湛介绍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审核情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总主编、南京大学教授张异宾,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海鹏分别介绍本学科高中统编教材有关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刘宏杰介绍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全覆盖工作情况;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蓝参加发布会。人教社高中统编三科教材编辑室、小语室、总编室、媒体宣传部等部门负责人与会。
2020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体同志致以问候,对教材编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在线客服
客服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